<中国考古学年鉴>的编写体例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0:36:35
怎样概括<中国考古学年鉴>的编写体例?
谢谢

韩国磐先生著作概述

《隋朝史略》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1955年后改称上海人民出版社),至1956年共5次印刷,印数达5万册。这是韩国磐先生第一部著作,也是建国后第一部断代史专著,曾被不少国内著名高校引为教材,同时被国家教委指定为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剑桥大学图书馆馆藏。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收入《<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20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称《隋朝史略》为隋代史研究的主要成果。迄今为止,该书仍是我国最完备的隋朝断代史专著。

《柴荣》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至1961年共7次印刷,印数超过6万册。当时曾有文章评此书"材料丰富,叙述全面,肯定了柴荣的积极作用,也指出了柴荣局限性的一面。"文革后,上海人民出版社拟将此书列入历史人物丛书再版,因先生生病未果。

《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至1964年共印刷3次,印数近2万册。《隋唐的均田制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均田制的专著,书中关于均田制实施情况及其作用的论述已成为学界定论。该书还是我国第一部将敦煌和吐鲁番文献同时应用于唐史研究的专著,书中应用将大量敦煌吐鲁番资料和史籍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考证了隋唐均田制的推行情况,体现了韩先生注重实证,以出土文献乃至民间文书证史的治学思想,是载入敦煌学史的重要著作,至今仍常被国内外论著引用。该书的出版,使韩先生成为我国均田制研究的代表人物。林甘泉先生《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收入《<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20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以及《林甘泉文集》)即称该书为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收入《<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20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将该书列为二十世纪土地制庋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卢秀文《敦煌学编年》(《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也专门介绍该书“引用了大量敦煌吐鲁番文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均田制的专著”。该书被日本学界称为"高水平的著作"(见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第37辑及堀敏一《均田制の研究》一书),对俄、日、韩及港台等地学者都有